top of page

​牛安與家鄉

2000年牛安回到上海,看過異鄉景致的繽紛,以遊子思鄉的情懷再次欣賞家鄉風景,便多了幾分珍藏的感懷。她必須把珍貴的家鄉變成自己的作品,牛安開始尋找除了自身的書法線條外,還有什麼主題能夠展現她血液裡的東方情懷。

 

而石頭是牛安的答案,恐怕沒有哪個國家能比中國人更愛石頭了!

古人好石,源於石頭所表現出的造化之美。如此堅硬的物質,卻能為滴水而穿,在環境的磨礪中編織成獨特的存在,就如同任何生命的獨一無二一樣,是時間的造就。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與石為友,景仰它的孤傲、讚嘆它的清靈,是以石頭成為牛安心中文人的代表。

 

牛安觀石是以欣賞生命的角度去感受,閱讀每段歲月留下的凹凸。石不能言,但她卻從那些痕跡中瞧見石頭剛毅底下的風情萬種;瞧見頑石應照的空靈脫俗。是以牛安繪石是賦予石頭更自由多元的姿態,用不同的繪畫方式展現石頭的稜角與圓融,甚至讓它們立體起來、活潑起來。

為了繪畫石頭,牛安走遍蘇州各色的庭園,她將江南花園裡的窗花、枯山水線條都融進了石頭繪畫裡,不是單純的複製型態,而是注入靈魂,用新穎的方式描繪東方文人之石。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