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Not
藝術創造的過程是不斷的尋找與推翻。
自有了在玻璃上創作的經驗之後,嘗試用不同的媒材創作便成為牛安給自己的挑戰。並切受到英國藝術家Damien Hirst鑽石骷髏的啟發,她開始運用閃亮的媒材創作,不再局限於平面的筆墨。
2009年牛安創作了〈美麗人生三聯畫〉,展現對生命的態度,整體韻調灰暗,縈繞的線條融合成骷髏。〈美麗人生〉象徵生命旅程中起承轉合的“轉”,是由生轉死,由明朗轉向未知的篇章。
材料上加入一些小水晶,表現出人生如夢幻泡影的浪漫,這也是牛安對於特殊媒材的最初嘗試,也算是與Damien Hirst鑽石骷髏交流的習作。
牛安對死亡的見解獨到,“生”是暫時的,“死”才是永恆的課題,所以將死亡理解成美麗人生的一部分。用浪漫的眼光看向那些令人懼怕的事物,當你了解生命終結的美麗,或許這部〈美麗人生〉會成為你眼中亮麗的風采。
2009年完成的〈心地圖〉可以視為是牛安“不亂”系列的開端,也是一次“Why Not”另類媒材的嘗試。她將自己在日本時期的所見所聞記錄在畫作中,畫作是以黑底呈現,上面有富饒的金色線條,是牛安使用了當年最盛行的“珠光筆”在抹黑的畫布上繪出的。
〈心地圖〉是牛安少數以“硬筆”完成的畫作,線條更為細緻,並且筆鋒減去了柔軟的感覺,讓作品增添了新鮮年輕的氣息,可以說是“非常牛安,亦非常不牛安”。
1989年牛安第一次到東京拜訪了涉谷的文化村美術館,並在那裡見到了Francis Bacon的作品。畫面中是一片美好豔麗的橙色,但畫中的人是掙扎、扭曲的,美麗又殘酷,殘酷中留存著溫暖,令牛安深深動容。這也將牛安的藝術表現手法推向衝突的傳達,通過矛盾的衝突表達出人性的也許是美、也許是丑的多面性,〈美麗人生〉的生命主題對照繽紛骷髏就是牛安衝突感的製造。
2007年〈藍色漫步者二聯畫〉亦是衝突的體現,其繪畫靈感源自於敦煌榆林窟色彩古樸的壁畫,牛安將這種富有感染力的色放入作品中。而故事的內容卻是以現代思想中“女性”與“自在”為題,描繪女性漫遊在舒適的空間,不為任何人事物束縛。
東方水墨的質感呈現現代新潮思想,創造的過程是矛盾的,但結成的果實富有內涵與外表。藝術家體內蘊藏的矛盾是為了融合更多的元素,牛安展現女性自適自在同時也傳達身為新世界藝術家該具備的傳承的精神。
牛安將Why Not的精神實現於藝術創作中,珍惜每一次的改變與進化。畫室成了“實驗室”,但力求在突破自我的同時又保有個人風格,這是困難的所在。在Why Not這個篇章中,我們能看見許多風格迥異的作品,在相同的本質上達到不同的可能。這是牛安所欲傳達的實驗精神、勇敢的藝術精神。而在未來,她將繼續嘗試,找尋藝術生活的更多可能,Why Not!